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公开领域 / 政策文件及解读 / 政策解读

ksskxjsj/2022-00096
科教文卫其他
昆山市科学技术局
2022-08-08
关于《关于进一步深化实施昆山市祖冲之自主可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的工作方案》的政策解读

关于《关于进一步深化实施昆山市祖冲之自主可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的工作方案》的政策解读

时间: 2022-08-08 16:51 访问量:
【字体:

一、基本原则

1.“张榜”坚持开放性。

2.“揭榜”坚持公正性。

3.“挂帅”坚持包容性。

二、主要目标

落实“1”系列科技创新政策。

开展“4”大重点任务,即搭建一个技术转移体系,到2024年新增设立高校技转中心或产学研办公室不少于15家、培育技术经纪人不少于300人;建立一个联合攻关机制,到2024年组织实施攻关计划优秀项目突破150项,开展“卡脖子”重点研发项目不少于150项;组建一个技术咨询智库,到2024年引进院士团队不少于30个;打造一种企业培育模式,到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100家、独角兽培育(潜在)企业突破18家。

三、主要任务

(一)落实“1”系列科技创新政策

1.针对国家级平台及顶尖人才团队。围绕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经认定的参照我市国家级平台政策予以支持。对于引入国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团队,对于符合要求的参照头雁人才团队予以支持。

2.针对重大“卡脖子”攻关重点研发项目。聚焦“六新”领域,围绕前沿性、颠覆性技术,重点布局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碳达峰碳中和等产业“卡脖子”难题,以“项目+课题”合作或者独立攻关的形式,不断壮大我市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实施项目参照我市重点研发计划予以支持。

3.针对重大“揭榜挂帅”成果项目。通过联合高校院所开展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或共建研发平台,并将技术成果在我市转化,参照我市产学研合作项目予以支持。重大成果落地项目,每年根据企业的攻关成果,遴选一批具有突破性、原创性、引领性的优秀项目,评选金π、银π、铜π和鼓励奖,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4.针对重大创新创业攻关人才及团队。鼓励大院大所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来昆发展,以人才(团队)+攻关项目的形式,对认定为昆山市级及以上双创人才及团队计划依照相关政策给予支持。

(二)开展“4”大重点任务

1.聚焦技术经纪服务,构建更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构建“1+N”技术转移体系,以工研院技术转移龙头核心作为“1”,以昆山市技术转移中心、高校院所(昆山)技术转移分中心、海外创新中心以及各区镇技术转移分中心等为“N”,完善技术转移服务功能,做到技术转移“有平台、有政策、有服务”。每年新增高校技转中心或产学研办公室5家、技术经纪服务机构5家、培育技术经纪人100名,开展科技政策宣讲或技术经纪人培训活动不少于10场。

2.聚焦大院大所合作,建立更灵活的联合攻关机制。探索“链式图谱”,围绕“六新”产业中产业链上、中、下游核心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展校企、企企链式突破,发布“产业链攻关需求合作对接图谱”,递次推进解决产业短板问题。对接“智慧大脑”,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定期举行技术需求征集活动,精准匹配不同对象的差异化需求,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每年挖掘百项技术需求,发布百项高校科研成果,开展百场产学研对接活动,促成百项校企联合攻关。制定“伙伴计划”,对接大院大所、国字号研发机构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瞄准全国重点高校12个未来技术学院,推动我市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及企业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孵化器等重点创新平台载体,多方联合构筑“科技+”产业创新集群生态,合作建设一批校地、校企、企企协同创新平台,每年组织实施攻关计划优秀项目不少于50项,开展“难题招标”项目不少于120项,开展“卡脖子”重点研发项目不少于50项,引进市级以上领军人才计划不少于700项、大院大所“揭榜挂帅”重大创新团队不少于10个。

3.聚焦科技成果落地,组建更多元的技术咨询智库。组建“响应小组”,由特定领域的科学家、高校及科研院所教授、知名企业高管、技术经纪人等组成,密切关注并跟踪全球领先技术、前沿科技成果,针对重大科技项目的评估、产业发展、天使投资等需求,快速响应、积极匹配。打造“专家智库”,聘请首席科学家,负责技术攻关方向研究,建立常态化咨询制度,增强科技决策的科学性。邀请学术界专家、企业家、研究机构等多方主体参与技术攻关项目遴选,确保重大项目的国际性、前沿性,同时使项目更加贴近我市产业需求,提高技术攻关的效率和效益,形成不少于100人的智库专家团队。打造“院士之家”,打造“1个院士之家”“4个会客厅”“N个院士驿站”的“1+4+N”的院士智享之家、创新之家、品质之家,鼓励在昆设立院士工作站、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加强行业赋能、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发展。成立院士专家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团队,促进成果在重点产业重大需求方面实现转化落地,每年新增院士项目不少于10个,打造高端科创“生态圈”。

4.聚焦科技企业培育,打造更全面的企业服务模式。面向龙头企业,鼓励制定发展路线图,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发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支持其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布局建设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力争在3年内国家科技平台建设上实现零的突破。面向重点企业,积极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800家、苏州市瞪羚企业不少于80家,新认定独角兽培育(潜在)企业不少于15家,大力构建工程技术中心、校企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围绕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设各类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特色基地等,打造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首选地,每年新增各类孵化载体、科技园区等不少于20个;大力普及科技政策知晓率,加强科技金融支撑作用,加强对企业研发投入引导与支持,用好研发加计扣政策,力争每年研发投入较上年增长10%以上,新增“昆科贷”25亿元。

五、保障措施

1.推进科创机制改革。

2.强化攻关风险保障。

3.建立常态督察和成果宣传机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